「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其實還有前半句,金庸揭露與林朝英有關
看劍下的石刻,見兩行小字道:「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重劍」意指玄鐵重劍,也可解釋為渾厚的掌力、勁力,在渾厚的掌力勁力之下,重劍何須有鋒芒?肉掌又何須擔心什麼?在絕對的內力、勁力的加成下,皆能克敵制勝,比如郭靖所學的‘降龍十八掌’。
「大巧不工」這句話比較難以理解,說白了就是熟極而流,彈琴的人,剛開始需要學習技巧,需要按技巧要求工工整整地練習,當他技藝超群以后便無需再惦記什麼技巧,隨心所欲,無無不如意,這邊是「大巧不工」,比如后世令狐沖所學的‘獨孤九劍’。
當年楊過被郭芙砍斷右臂后,經神雕指引,得到了獨孤求敗遺留下來的玄鐵重劍,并且在神雕的引導下,他習得了獨孤求敗當年的重劍法門:
楊過瞧著山洪奔騰而下,心通其理,手精甚術,知重劍的劍法已盡于此,不必再練,便劍魔復生,所能傳授的劍術也不過如此而已。
世人皆因此而推崇「重劍無鋒,大巧不工」,認為此乃天下一等一的武學至理,殊不知天下武學殊途同歸,在這「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八字之前其實還有一句可以與之湊成一段完美句子,湊成金庸武俠絕妙至理,這前半句話與古墓林朝英有關。
南宋年間,全真教主王重陽因起義失敗而心灰意冷,躲入了古墓,自稱活死人,虧得林朝英百般辱罵才引得他出墓,給了他第二個人生。兩人都是當時武林中武學超凡之人,厲害的人難免心高氣傲,誰也不服誰,二人終于因此鬧掰,林朝英為了克制王重陽的武功,在古墓中苦思冥想,終于創造了一套神奇的武學,名為《玉女心經》。
這門武功與天下別派武學不同,講究一個「快」字,原因無他:
只因女流之輩,難使沉重兵器,難練厚重勁力,只得從「快捷飄忽」著眼……
這門武功的速度不在后世的《葵花寶典》之下,這一點從小龍女的表現即可瞧出一二:
原來這一記長聲乃四十余下極短促的連續打擊組成。這頃刻之間,小龍女雙劍已刺削點斬,共出了四十余招,尼瀟二人守得滴水不漏,每一招均撞上了兵刃,在群道聽來,只不過一下兵刃碰擊的長聲而已。
瞬息之間擊出四十余招(注意是四十余招而不是四十余劍,難度更大),尼摩星、瀟湘子等人之所以擋得住乃是因為他們將兵刃在身前舞成了一團「防御墻」,若與小龍女拆招,恐怕一招之內便給小龍女刺中,此等出招速度,東方不敗如何能夠比的上?
這《玉女心經》的出招速度也被稱為「天羅地網」,指包圍嚴密,暗示出招速度極快,可以全面包圍敵人。
「天羅地網」與「重劍無鋒」雖然路子不同,但均達到了武學中的極致。「重劍無鋒」講究厚重、「天羅地網」則注重輕靈,可謂殊途同歸,所以當楊過在劍冢習得獨孤求敗的重劍之術后,內心之中產生了一個極大的感觸:
「重劍無鋒」與「天羅地網」皆是武學中的至高絕詣。
「重劍無鋒」的特色是「勁雄凝重」,一力破十會,「天羅地網」的特色則是「輕靈迅捷」,天下武功 ,無堅不破,唯快不破,自此一套金庸武俠完美理論便呈現在世人眼前:
「天羅地網,疾雷迅電;重劍無鋒,大巧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