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頂天身為魔教教主,張三豐為何不敢動他?你聽張三豐說過什麼

0 Comments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里,有武功高低強弱之分,也有正義邪惡之別。正派與邪派的紛爭,一直以來都是金庸的拿手好戲。
不管是為了爭奪神功秘籍,還是為了搶奪寶藏財富,在金庸的設定之下,正派與邪派往往因為各種新仇舊恨爆發激烈沖突,從而影響整部著作的劇情走向。

一、褒貶不一的陽頂天 在金庸的《倚天屠龍記》里也有一個邪派,這就是明教。金庸寫道,明教并不是倚天時代的專屬,而是早在唐朝就從波斯流入了這個門派。
隨著明教不斷發展,到了倚天時代,明教傳到了第33任教主陽頂天之手。陽頂天武功極高,同時也將明教整頓得蒸蒸日上。
然而明教吸納的大多都是歪魔邪道,加上他們做事風格不按常理出牌,又處處和朝廷作對。久而久之,明教逐漸成了江湖群雄談之色變的魔教,而陽頂天自然而然成了魔教的第33任教主。
陽頂天雖有管理幫派的才能,但在處理兒女私情上卻極其意氣用事。為了修煉《乾坤大挪移》,陽頂天將自己關在明教的密室里苦心修煉。讓陽頂天沒有想到的是,正突破乾坤大挪移第四層心法的他,忽然聽到了陽夫人和其他男子在隔壁私會的聲音。

緊要關頭的陽頂天并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心神大震的他終于走火入魔,待陽夫人趕到之時,陽頂天已經七竅噴血、魂歸西天。
對于陽頂天走火入魔的結局,讀者們表達了褒貶不一的看法。
有的讀者認為,陽頂天深愛陽夫人,是一個至情至性之人。
也有的讀者認為,陽頂天身為明教教主,一呼百應,卻因為一個女人死得如此狼狽,未免過于窩囊了。就連作家倪匡也評價道:「  作為一個龐大組織的負責人,陽頂天未免太為私人感情恩怨左右了。」

陽頂天一死,群龍無首的明教當即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地步,加上名門正派虎視眈眈,此時的明教可謂是內憂外患,處境十分不堪。
讓人奇怪的是,無論是陽頂天生前還是陽頂天死后,武當派的張三豐自始至終都沒有出面征討過明教,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二、仙風道骨的張三豐 金庸寫道,明教被江湖中人稱之為‘食菜事魔教’。食菜和奉事魔王,是魔教的兩大規律,傳之已達數百年。宋朝已降,官府對魔教誅殺極嚴,武林中人也對之甚為歧視。
一個「甚為歧視」,道出了明教和名門正派早已水火不容。正因為如此,陽頂天生前曾和少林寺的三渡大打出手。由于那時候的三渡技不如人,又沒有悟出金剛伏魔圈的陣法,因此三渡被陽頂天打得落花流水,這才有了后續30幾年的坐禪修煉。
反觀張三豐,他的武功修為并不在陽頂天之下。就連第一主角張無忌坐擁多門神功,也發現自己始終追不上張三豐在武學之道上的步伐。
在張三豐100歲的時候,他的純陽無極功配合他的童子之身已經到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境界。于是當張三豐帶著年幼的張無忌爬上少室山的時候,誤以為張三豐尋仇而來的少林寺竟嚇得魂飛魄散,差一點率領寺廟內的武僧傾巢而出。

到了張三豐112歲的時候,他不但沒有露出老人的疲態,反而活得更加滿面紅光,甚至還自創了太極拳劍兩大神功,讓主角張無忌得了傳承、受益匪淺。
其實,張三豐之所以沒有對陽頂天出手,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三、張三豐自己的說法 根據金庸的設定來看,張三豐是大器晚成之人,只因他到70歲之后神功大成。這樣看來,這或許是張三豐沒有討伐陽頂天的原因之一。
其次,看過連載版《倚天屠龍記》的朋友會知道,陽頂天的原名叫做「楊破天」,他可是楊過和小龍女的后人。只不過金庸寫著寫著,覺得楊破天的結局過于荒誕,配不上神雕大俠之子的身份。

更重要的是,楊破天若是楊過之子,那麼黃衫女就是楊破天的女兒或者孫女。如果是這樣的話,就無法解釋多個問題了。
1、黃衫女為何沒有出任明教教主之位?
2、黃衫女為何沒有和六大門派翻臉?
鑒于此,金庸在隨后的版本中刪除了「楊破天」這個角色,用「陽頂天」取而代之。「楊破天」這個人物雖然刪除,但從原有的設定來看,張三豐之所以沒有對陽頂天出手,正是由于陽頂天的初始身份非同小可。
其實,張三豐自己也說過一句話,將他為何沒有出手的另一個原因闡述得很清楚。
在張三豐112歲的時候,他被剛相偷襲致傷。隨著趙敏派出的諸位高手在武當山耀武揚威,就連殘障的俞岱巖也不免按捺不住。
不過,對于即將失控的俞岱巖,張三豐不但沒有對他視死如歸的火拼精神「點贊」,反而是一頓訓斥——張三豐道:  「岱巖!我說過的話,你怎麼馬上就忘了?不能忍辱,豈能負重?」俞岱巖慌忙說道:「是!謹奉師父教誨。」張三豐道:「你全身殘廢,對手是不會對你提防的,千萬戒急戒躁。倘若我苦心創制的絕藝不能傳之后世,那你便是我武當派的罪人了。」俞岱巖只聽得全身出了一陣冷汗,知道師父此言的用意,不論敵人對他師徒如何凌辱欺侮,總之是要茍免求生,忍辱傳藝。

這里將張三豐為何忍辱負重解釋得很清楚,即便趙敏等人要將張三豐和俞岱巖凌辱欺侮一番,俞岱巖都必須茍免求生,好將張三豐嘔心瀝血創出的武功傳承下去。
可見在張三豐的心目中,研究、傳承武學比打打殺殺更為重要。加上陽頂天雖然身為魔教教主,他卻接過了郭靖「驅逐韃虜、還我漢室」的旗幟。
關于這一點,張三豐猶如洞內觀火。倘若自己聯合其他門派一起對付陽頂天,不就讓蒙古人坐收漁翁之利了麼?
各位大俠,你們覺得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