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三圣何足道武功是什麼水平?敗給少年張三豐并不能證明他不行
倚天開局階段的第一高手,并不是日后威震天下的張三豐張真人,或者是張三豐的師父覺遠大師,而是一名叫做何足道的不知名高手。他綽號崑崙三圣,武功頗為了得。按其表現出來的實力來看,我個人覺得他的實力可能沒有達到五絕級別,但至少也是摸到了五絕的門檻,與裘千仞的實力應該是不相上下的。
何足道在倚天中雖然出場時間短暫,且成為一代宗師張三豐成名的墊腳石,但不可否認,他的表現還是十分驚艷的。
何足道原本并不叫現在這個名字,他彈琴、下棋和劍法皆是一絕,被人稱為琴圣、棋圣和劍圣,合稱為崑崙三圣。他覺得圣人的名頭太大,自己恐怕承認不了,但又不愿意否認自己這三項看家本領,于是將自己的名字改為何足道,連起來念就是崑崙三圣何足道,以示謙遜之意。
神雕結局時,尹克西和瀟湘子哄騙了老實人覺遠大師,將盜來的《九陽真經》藏在一只蒼猿的腹中,一路帶回了西域。只是二人誰也不放心誰,都怕對方暗自自己好獨得真經。于是一路不眠不休,互相提防。最終二人都受不了,大打一場后瀟湘子身死。
何足道正好遇到此事,不明就里的他盡力救治尹克西,臨終的尹克西良心發現,將九陽真經的下落告訴了何足道,托他將消息帶回給覺遠大師。只是他臨終精力不濟,口齒不清,經在猴中說出來以后,聽在何足道耳中卻成了「經在油中」。
何足道是信人,答應了尹克西后就一定要做到,這才千里迢迢趕到中原少林傳訊。這才引出了與少林、與張三豐的那一場糾葛。
何足道在西行途中遇到西域少林的三名弟子潘天耕、方天勞和衛天望,三人對何足道的崑崙三圣名頭極為不服,三人也要前往少林,何足道干脆約三人一起到少林后再一起解決恩怨。可能是被這三名西域少林的弟子引得無名火起,何足道這才用了很極端的方式來拜山,引得少林大為震驚。
羅漢堂的佛堂中,何足道將拜山的帖子放在了十八羅漢中的降龍羅漢掌中。羅漢堂中有八名少林武僧日夜不停巡守,且降龍羅漢的手掌距離地面三丈有余,能悄無聲息地躲過八名值守武僧,且一躍而起,高度能達三丈多,這份輕功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正是從中看到了來者的水平,何足道正式拜山時,這才引得少林方丈天鳴禪師大動干戈,害怕不敵甚至請出了少林的底牌心禪七老。
后來何足道又展現過自己的輕功,離開少林時足尖一點就縱身躍出數丈之外。雖然比不上倚天正式劇情開啟后韋一笑在面對少林三渡時身形不動,倒縱出數丈外,單純就輕功來說,在射雕三部曲中也應該是前十的水平。
再來說說何足道的內功,就原著中他表現出來的水平來看,應該是超不出五絕的上限。
西域少林是火工頭陀事件后,羅漢堂首座苦慧禪師所創,與火工頭陀的金剛寺爭斗多年,實力也是極強的。潘天耕等三名弟子是天字輩,與少林方丈天鳴禪師是同一輩份。原著中也曾提過,這三人的武功在少林也是頂尖水平,沒幾個人能勝得過他們。
結果在少林寺外,何足道當著郭襄的面,輕松戲耍三人。甚至還可以一只手彈琴,另一只手對敵。三人中內力最強之人,也被何足道一招打得氣血翻涌,險些重傷。
此時的少林雖然沒落,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寺中頂尖高手的實力怎麼著也得有一流靠上的水準。何足道后來又展現了一出用石子在堅硬的青石板上劃出寸許深的棋盤的手段,逼得少林闔寺上下包括武功最高的心禪七老在內皆心服口服,自認做不到打算認輸,可見何足道的內力水平起碼也在一流頂尖之上。
與覺遠大師的對決,可以說是決定了何足道的上限。覺遠大師挑著一對大鐵桶與何足道拼過幾招,曾以兩只大鐵桶合攏夾住了何足道的長劍,何足道拔不出,只能棄劍而退。雖然覺遠大師占了鐵桶沉重的便宜,但這也間接證明了何足道的上限應該就是覺遠大師的水平。
張三豐曾在感受到張無忌深厚無比的九陽真氣時,認為生平所見的人物中,只有恩師覺遠大師、大俠郭靖和楊過以及自己才有這種水平。從而也可以推斷,何足道的內力水平應該是無限接近五絕。
何足道有崑崙三圣的名頭,琴圣和棋圣暫且不論,能被稱為劍圣,能在分心二用的情況下單手擊敗西域少林的杰出弟子,起碼說明何足道的劍法是有可取之處的。
雖然在與少年張三豐的十招賭約中未能獲勝,但這更像是劇情使然,就是為了給少年張三豐揚名,以及推動張三豐離開少林從而走出屬于自己的武學之道。那個時候的張三豐雖然內力已經有一流水準,但招式相對生疏,不可能是何足道的對手。
綜合分析就可以得出,何足道的武功絕不會差,可能比不上五絕,但起碼也是準五絕級,參考人物就是鐵掌水上漂裘千仞。